二十大前瞻:擘画”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蓝图

陈奕雍(海沧区政协委员、台盟海沧总支主委、厦门正合云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鸣(台盟海沧总支副主委、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一级法官):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我们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展望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或将成为党的二十大之后新时期我国建设发展的总基调和总方针。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大国样板型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意味着在我国这个比所有发达国家人口综合还要多的中国人民进入现代化行列,其影响将是世界性的,将彻底改变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未来我们要更加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为人类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与西方道路完全不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型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摒弃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逻辑,拒绝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必然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协调型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意味着光有物质文明的发展不是现代化,未来推进中国式的现代化应当在保障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在现代化进程中协调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生态和谐型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西方的现代化是建立在消耗自然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的基础之上,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中国式现代化摒弃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未来我们将更加账户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社发展道路,落实双碳战略布局,奉行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发展方针,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局限,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走出城市中心主义的工作误区,以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带动美丽中国建设;走出生产力中心主义的误区,不再奉行“生产力至上”理念,倡导绿色生态价值观,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

五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发展型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走的是暴力掠夺殖民地的道路,是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的为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外部同世界的关系,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以中国的新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党的二十大将进一步擘画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蓝图,我们将自觉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系列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勇当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