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厦门海沧)中医药文化交流活动暨2024闽台京穗老年病诊治中医药经验传承研修班圆满落幕

  

  10月26日,海峡两岸(厦门海沧)中医药文化交流活动暨2024闽台京穗老年病诊治中医药经验传承研修班在厦门长庚医院圆满落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病的诊治是中医药领域的重要课题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在老年病诊治中的独特优势和丰富经验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次活动旨在汇聚各地中医药专家智慧,分享和探讨老年病诊治的先进理念与宝贵实践经验,以促进中医药在老年病领域的传承与发展,提高老年病的防治水平。本次活动由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海沧区卫生健康局、厦门长庚医院、厦门金池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海沧区妇幼保健院、石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嵩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协办。

 

  海沧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的举行,既是落实福建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举措,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也是焕发传统中医药时代魅力,推进健康厦门建设的生动实践。

  活动上,12位来自闽台京穗四地的中医药专家分别分享了退化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中医论治老年性失眠、老年肿瘤的中医药诊治等常见的老年病诊治经验。

 

  台湾林口长庚医院游智胜表示,自己过去与大陆交流很多,包括带着台湾中医系学生曾到北京东直门医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习。他认为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很好,可以从中学习并改进自己的医疗作业,特别是中医这一特殊领域,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交流,交流就是互相学习的过程,可以促进临床研究和验证,需要慢慢累积。游智胜表示,在台湾中医相对于西医较弱势,希望中医未来能发扬光大。
  台湾林口长庚医院刘耕豪认为,中医药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传统方向,包括基础理论研究、临床应用、效果验证等,两岸都在进行;二是药材发展,需要更多人员参与,寻找有效的单方或复方,台湾和大陆的做法不同,但都在尝试。此外,中医药还需要走入基层、民间。他表示,海沧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广东中医院的一些做法也值得借鉴,如通过枸杞泡茶等方式让民众了解中医的保健效果。他认为,医学专家和民众之间的交流很重要,可以让双方了解彼此的做法、生活习惯和保健方法,有助于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世东表示,中医药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既有文化内容又有中医传承,两岸虽根源相同但存在地域差异,交流学习对各自发展有助力和借鉴作用。对于未来两岸中药行业合作,他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加强疑难疾病或重大疾病技术上的交流合作;二是交流传统中医药方法、理论、药物技术和设备运用,让传统方法发挥更多服务效果;三是人才培养方面的互动,通过学术交流加强两岸人才培养的合作。
  据了解,今年以来,海沧区的中医药事业再上新台阶,着力推动中医体系的建设,坚持经费投入,推进医联体建设,支持长庚医院联通两岸。9月份,海沧区部分村级卫生所被纳入厦门市首批对居民提供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和中医药医保结算目录,这标志着上至三级医院,下至村所,重点名院名家横跨海峡两岸的独特中医药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