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马来西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中国侨联海外委员、厦门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颜天禄先生一行到访厦门市同安区出席“海丝文化”交流座谈会暨“中马‘送王船’世遗文化碑、吕厝华藏庵王船展示馆揭牌仪式并揭牌,共襄盛举。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颜志良,区侨联主席林一亭,秘书长曾明辉,区侨史学会会长庄志鹏等热情接待颜天禄会长一行。
颜天禄在“海丝文化”座谈会上致辞表示,600多年前,中国明代使节郑和曾六次到马六甲,期间不仅带来了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在古代海上丝绸路上架起了中马两地和平友好桥梁。此后,华人先贤踏着郑和的足迹迁徙南洋,使得“送王船”这一闽南传统习俗文化在南洋广泛传播,“送王船”也寄寓着华人浓浓的乡愁和桑梓之情。2020年“送王船”申遗成功,进一步发挥其“海丝机遇、民心相通”的重要作用,不断推动中马文化繁荣发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他还提到,中国的“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马六甲与厦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未来两地将以“送王船”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纽带,以深厚的乡情优势、悠久历史文化资源、广大的侨力侨智,守住“共同的根”,传载“共同的魂”,成就“共同的梦”,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努力奋斗。
据悉,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中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拥有600多年的历史,是闽南人表达对海洋的敬畏和感恩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通过一系列祭祀仪式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中马两国积极推动“送王船”民俗活动申遗,终于在202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送王船”被中马两国的相关社区视为共同遗产,是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与交融的生动例证。
颜天禄会长一行在颜志良部长等陪同下,参观招治薄饼店的千镜艺术馆,并品尝了同安传统美食薄饼和炸枣,体验同安传统文化魅力,感悟千年银城悠悠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