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张老照片、8本尘封日记诉说陈嘉庚办学故事

  4月7日,集美校委会原主任陈朱明之女陈芳萍时隔半年再次向陈嘉庚纪念馆捐赠一批珍贵史料,其中包含198张集美学校老照片、印尼华侨老照片,8本陈朱明1954年至1961年的日记本、各类证件等。

陈芳萍(右三)向陈嘉庚纪念馆馆长翁荣标(左三)捐赠老照片,集美区侨联主席陈群英(右二)出席捐赠仪式。

  陈芳萍此番原本受亲戚委托,带来了2张1959年印尼华侨组团回国观光的老照片。然而,她在座谈中得知陈嘉庚纪念馆正在筹备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活动,为此她回到集美老家连夜整理父亲遗物,又找到了父亲的日记本、老证件以及190余张集美学校老照片,一并捐赠给陈嘉庚纪念馆。

陈朱明日记本及各类证件
  前不久,陈芳萍已捐赠一批珍贵文物资料。之所以再次捐赠,她认为,这些史料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得到最好的保护和利用,能为研究和弘扬嘉庚精神做出贡献,是对父亲最好的交代。

陈朱明日记本

8本尘封日记

讲述在嘉庚先生身边的日子

  一本本泛黄陈旧的日记本,有的已经掉了封皮,甚至都掉了页,但仍然被整整齐齐地装在收纳箱中。
  据陈芳萍讲述,父亲受嘉庚先生影响,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一记就是一辈子。这些日记记录了学校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工作心得体会以及嘉庚先生的话语。陈朱明作为陈嘉庚先生回国定居后身边重要的工作人员之一,他的日记具有研究价值,为探究陈嘉庚回国定居后的相关情况以及集美学村的发展历程提供了材料。

陈朱明的各类证件

198张老照片

展现集美学校学风面貌

  陈芳萍女士两次捐赠均有许多的老照片。据她回忆,父亲是一位摄影爱好者,陈嘉庚先生曾经送他一台照相机。父亲用这台照相机记录了许多重要事件,也记录了集美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此次捐赠的照片中,有大量反映集美学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教学活动。学生开展航海练习、学习结索技能、运用显微镜观察事物、参加各类运动竞赛等画面,展示当时集美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也印证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发展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导向。

陈朱明珍藏集美学校老照片

受父亲影响

传承弘扬嘉庚精神
  陈芳萍自幼在集美学习生活,从小听父亲讲嘉庚先生的故事。耳濡目染之下,她也成长为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校友,热心参与香港集美校友会活动,积极促进香港集美校友及后裔与家乡集美的交流。她已经连续3年组织带队香港集美校友后裔青少年到集美研学参观,为孩子们做好后勤保障。她说:“只要还有能力,一定会继续将这项工作坚持下去。”

  “至诚感谢每一位热心人士的无私捐赠。”陈嘉庚纪念馆工作人员表示,将进一步把文物保管好、利用好,讲好文物故事,弘扬嘉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