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以龙舟赛为载体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自2006年以来,厦门市高举“嘉庚精神”旗帜,以两岸一脉相承的龙舟文化为纽带,打造出“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国家级赛事)这一海峡两岸文体交流品牌,迄今共吸引来自两岸三地和其他国家地区的1035支龙舟队、26910人次龙舟健儿参加比赛。

  一是坚持统战性,实现深层次交流联谊。龙舟赛以独特的“一赛两杯”赛制,分设社会/青少年/男子/女子等组别。多年来,队伍地区逐步涵盖台湾地区十余个主要县市,并辐射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参与人员包括台湾辅仁大学、真理大学等高校队伍,金门酒厂、台北霞海城隍庙等社会队伍,由阿美人、泰雅人组成的台湾高山族龙舟队,在陆台胞组成的两岸职工队、台胞社工队等;数量由首届赛事的5支队伍,到2024年17支队伍442人,且每年引入“新鲜血液”,近两年参加的“首来族”达260人。自2010年起,每年特邀4名台湾裁判参与制裁,持续拓宽两岸体育交流深度。

  二是聚焦民间性,打造群众性文化盛事。自2011年起,每年配套举办海峡两岸龙舟文化节,先后推出“海峡两岸端午文化论坛”“龙舟文化奇妙夜”“潮玩龙舟游园会”等活动,举办经典诵读、古礼表演、舞龙舞狮、抓鸭比赛等闽台特色节目,邀请台湾龙舟队员进行夜光龙、宋江阵、大型龙风筝、民间舞蹈等传统民俗表演,并于今年专门打造横跨两岸的“五龙迎端午”盛景——天上飞龙(龙旗)、岸上舞龙、水上龙舟、龙行网络(直播)、文创“龙小舟”,实现两岸民众赛场内外“双融合”。

  三是注重实效性,形成全媒体传播格局。赛事利用报刊、网站、微博、微信、户外媒体等构建全媒体矩阵,并通过抖音、小红书、B站等自媒体进行线上直播,形成强大报道声势。如2022年,赛事决赛全网浏览量达45亿次,创历史新高;2023年,邀请网络红人和在厦台生作为“行走体验官”,沉浸式宣介闽台风情建筑、特色美食,节目覆盖YouTube、TikTok、Instagram、Facebook等海外社交平台;2024年,赛事通过全国20余家主流新媒体直播、转播,在线观看量近1000万,登上抖音、快手、微博同城热搜榜,话题热度超1600万,以“柔性宣传”强势导流,实现“破壁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