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夯实基层侨联组织基础,巩固提升“侨胞之家”阵地建设,激发基层侨联组织活力,加强学习互动交流,9月30日,厦门市侨联召开全市基层侨联组织建设推进会暨市、区侨联工作联席会,通过实地参观和经验分享,推动全市基层侨联工作提质增效。厦门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陈俊泳,党组成员林中英,党组成员、副主席、秘书长杜瑞田出席,各区侨联以及部分镇(街)侨联负责人参加。
会上,陈俊泳指出,基层侨联组织建设是侨联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并从强根基、树品牌、提素质、重推广等四个方面特色亮点,对近年来全市基层侨联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她就下一步如何继续加强基层侨联组织建设,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突出政治站位。侨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全市各级侨联要进一步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深入细致做好侨情排摸工作,突出问题导向,补齐工作短板,力推基层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三要坚持党建带侨建。要以党建引领侨建的发展方向,切实加强政治思想建设,进一步完善区、镇(街)、村(居)侨联组织建设,全面夯实党建带侨建工作基础。四要强化队伍建设。侨联干部骨干、热心侨联工作的侨界带头人是推动侨联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要不断强化基层侨联工作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为侨服务队伍。
思明区侨联、中华街道、仁安社区相关负责同志分别作经验交流发言,介绍了特色工作亮点和模式。思明区侨联主席吕强介绍,区侨联紧紧围绕“根”“魂”“梦”新时代侨务工作主线,积极创建具有思明特色的侨联工作模式,形成“一二三四五”工作机制,实现侨联基层组织建设“长效化、一体化、品牌化、多元化”。中华街道党工委书记王雪梅列举了街道侨联近年来获得的荣誉,并从街道侨联依托6个社区级侨联的“侨胞之家”,在强化组织保障、打造文化品牌、加强互助联动、推进同心共建、做好奉献服务等方面的成果进行分享。仁安社区党委书记黄岳宏介绍了社区侨联在探索为侨服务工作中形成的“四家工作法”,即为侨胞打造“精神之家”“友谊之家”“文化之家”“奉献之家”,此工作法在全国侨联系统被推广。
当天上午,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仁安社区和中华街道侨联“侨胞之家”,了解社区和街道侨联在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等方面的工作。参观了苏厝街巷两侧的特色侨房和“在厦有礼”文创店,感受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沉淀,以及厦门的艺术气息与文化魅力。
侨联活力在基层、优势在基层、生命力在基层、工作重点也在基层。下一步,厦门市侨联将继续深刻把握新时代侨联工作任务,让基层侨联组织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强起来,为服务中心大局作出侨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