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在厦门职业教育界引发热烈反响
作者:中华职教社 | 2024-10-29
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厦门职业教育界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将牢记领袖嘱托,勇担特区使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厦门篇章贡献职教力量。 黄世忠(市政协副主席、市中华职教社主任):要以深厚爱戴之情、强烈使命担当,团结引领广大职业教育界和民办教育界人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要发挥职教社“三性”特色优势,深化拓展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要强化党的领导,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凝心聚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厦门实践中奋勇争先。 翁玉华(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兼秘书长):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建设教育强国为己任,发挥好党和政府团结联系职业教育界和民办教育界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引领广大社员特别是团体职业院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厦门实践,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贡献职教力量。 张培和(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岗位职责、发挥“三性”优势、勇于担当作为,团结引领广大社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两岸职业教育交流等,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以实际成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王东良(民盟市委会原二级巡视员、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身为特区职教人,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锚定发展目标,一以贯之在进一步全面深化职教改革上下功夫,持续在更高水平“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不求最大、但求最优”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上用实劲,为加快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方位推进厦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庄铭星(厦门信息学校党委书记、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厦门信息学校将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建设教育强市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新优势,紧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于为厦门“4+4+6”产业体系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劳模精神进校园和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等方面再谱新篇,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职教力量。 吴丽冰(民进市委会主委、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抓手,充分发挥民进的界别优势,组织党派成员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等重要要求,认真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在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上取得实效,全力助推新福建建设,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厦门篇章。 陈民伟(厦门华厦学院常务副校长、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我们要以厦门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与价值创造为导向,通过充分发挥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研究的创新效能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知识优势,有效链接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定优势、科研院所的先进试验设备优势、行业企业的产业化优势和投资机构的资金优势,开展链式融合互补、资源互联互通的融通创新,形成资源融合互补、知识协同共享、价值共创共享的科技创新方式,助力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鲁加升(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创办人、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厦门南洋职业学院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即不仅要成为职业教育的先行者,更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紧密合作,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为促进全国范围内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区域协调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陈锋(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执行校长、市中华职教社专家智库专家):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福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将以获批首批“厦台职业教育合作交流示范校”为契机,持续加强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全面展示职业教育新形象,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专业技能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张琴(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市中华职教社专家智库专家):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深化“大思政课”建设,构建协同合作的多元育人平台,致力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道路上,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努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黄晓锋(集美工业学校副校长、市中华职教社集美区社员小组副组长):要“真正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坚决扛稳政治责任,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久久为功,以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为契机,不断拓展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深度和广度,着力提升厦门职教高地建设层次和水平,以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筑强“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的新时代职业教育新基建,以实绩实效再谱集美工业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沈丽贤(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市乡村振兴指导员):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和深耕乡村规划的乡村振兴指导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继续发挥高校的科研和人才优势,深入乡村一线,了解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推动乡村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发展。同时,注重培养一批热爱乡村、服务乡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