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庄西言后裔在陈嘉庚纪念馆首次会面

  

  “这是一次非常有趣且有意义的交流,我的曾祖父与陈嘉庚先生是生死之交。他和陈嘉庚一样,非常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乡。”在陈嘉庚长孙陈立人和庄西言后裔一行的首次会面中,庄西言曾孙庄元安说到,跟立人叔伯握手面谈,实现了家族几代人的夙愿。

  4月6日,庄西言孙子庄裕添携庄西言后裔一行13人从澳大利亚等地回闽祭祖谒亲的最后一站来到了陈嘉庚纪念馆,与陈嘉庚长孙陈立人正式见面。陈嘉庚纪念馆馆长翁荣标、副馆长洪景淑全程陪同。这将是一次深刻、美好的回忆。
 

  筹赈会主席团,左起:庄西言、陈占梅、陈嘉庚、王泉笙、陈肇基
 
 
  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向陈嘉庚献旗,持旗者右起庄西言、陈嘉庚、潘国渠
  1938年10月10日,“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在新加坡成立,陈嘉庚和庄西言分别担任主席、副主席,他们是投身民族救亡的忠实盟友;1940年3月15日,陈嘉庚、庄西言一同离开新加坡,率领南侨回国慰劳团亲往祖国各地,鼓舞同胞抗战志气,他们是肝胆相照的腹心之友;1942年初日军南侵,陈嘉庚在印尼避难期间,庄西言曾安排他匿居于陈泽海的树胶园内,自己不幸被捕后在日军严刑拷打下,也始终未予暴露陈嘉庚的行踪,他们是生死与共的刎颈之交。

  陈嘉庚(中)、庄西言(右)与刘玉水(左)合影
  几十年后,两家直系后裔终于在陈嘉庚纪念馆第一次见面了,双方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见到你们,感觉像见到亲戚一样。”陈嘉庚先生长孙陈立人说。“在见面之前,我就知道你是我的朋友,因为我们的祖父是彼此忠诚的好朋友。”庄西言的孙子庄裕添感动不已。陈立人先生跟庄西言后裔们谈起南洋华侨机工、初见庄西言印象、自己儿时情况以及爷爷陈嘉庚的轶事,庄裕添、庄元安等认真聆听,不时询问。座谈期间,他们谈笑风生,融洽氛围就像是一家人。

  庄裕添(左)、陈立人(右)

  在贵宾厅暖心交谈
  

  翁荣标代表陈嘉庚纪念馆和陈立人一起回赠庄西言后裔团一本《陈嘉庚画传》
 

  庄西言后裔团赠送陈嘉庚纪念馆锦旗
  随后,庄裕添、庄元安等庄西言后裔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陈嘉庚生平陈列”展览,在翁荣标馆长详细的解说和陈嘉庚纪念馆厦门外国语学校保送生志愿者毛梓颖同学纯熟的翻译下,大家对陈嘉庚先生赤心报国、倾心教育的伟大精神和秉公无私、清廉自首的高尚气节感到由衷钦佩。
  当看到庄西言和陈嘉庚站在一起的历史照片时,大家都忍不住走到照片跟前拍照留念。旁边的人都说:“庄裕添特别像他的爷爷。”此时此刻的庄裕添先生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他兴奋地表示一定要传承发扬两位爷爷的精神,报效国家,报效家乡!他说:“父亲一直同我讲关于祖父的故事,我的祖父非常爱国,在印尼的时候帮助了很多中国人,捐赠过很多药品和资金,祖父的爱国精神意志激励着我们正直做人,恪守原则,父亲经常教导我们要诚实守信,乐善好施,我也是这么教导我的儿子,虽然祖父已经不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始终引以为豪,我深信他的精神对我的生活和事业带来了重大影响,你得做正确而有意义的事情。”
 

  陈嘉庚(前排中)、庄西言(前排右3)一行在重庆机场受到热烈欢迎
 

  庄裕添与庄西言和陈嘉庚照片合影
 

  庄裕添(右)、庄元安(左)与庄西言和陈嘉庚照片合影
 

  庄西言(Tjung See Gan,1885-1965)印度尼西亚华侨富商、社团领袖。福建南靖人。3岁丧父,6岁母改嫁后由叔父抚养。幼年受私塾教育,年长务农。1904年移居印尼雅加达谋生,在布店当店员。1908年参加中国同盟会雅加达分会,中华民国成立后转为中国国民党党员。1901年与友人合作创办三美公司,经营棉布杂货。1914年独资创办全美公司,主要经营进口棉布,逐渐成为当地富商,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华侨社团活动。20年代起先后任励志社干事、雅加达华侨输入商会理事、棉布商会会长、中华商会理事、福建会馆主席等职。1928-1932年任雅加达中华商会主席,后任名誉主席。1934-1936年任雅加达中华会馆董事会副会长。中国抗战爆发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8年带头开展抵制日货运动。8月当选为雅加达华侨捐助祖国慈善委员会主席。10月与陈嘉庚、李清泉共同发起组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当选为副主席。1938年7月-1942年9月任中国第一、二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0年3月,任南洋华侨回国慰劳团副团长,随陈嘉庚回国,慰劳前方抗战军民。 日本占领印尼后,被拘禁于集中营。战后获释,继续经商。1926年和1948年捐资在家乡兴办霞峰小学和奎洋中学。50年代任雅加达中华商会联合会副主席。1957年曾到台湾及金门访问。病逝于香港。 
  ——来源:《华侨华人百科全书》
  (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