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也是集美学村命名100周年。10月以来,厦门市举办系列纪念活动,以彰显陈嘉庚先生、集美学校对于厦门城市发展的独特贡献与重要影响。其间,国内外嘉宾共计500多人莅厦共襄盛会,为嘉庚教育思想的深化拓展和厦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活动期间,厦门日报特邀海内外校友嘉宾围绕“爱国兴学”“科教兴国”“创新强国”“民族复兴”等主题讲述对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的理解与感悟。现将嘉宾感言分四期刊登,以飨读者。
铸牢强国之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廖永健/
集美大学陈嘉庚研究学者,集美校友总会陈嘉庚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嘉庚不仅是企业家、实业家,也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家。他不仅用尽其一生的财富兴办学校,而且也用尽了其全部生命来进行教育实践。他办学的实践伟业,他教育的思想伟力,至今仍在杏坛闪耀着独特光辉。
陈嘉庚一生满怀家国深情,“国而忘家、公而忘私”。陈嘉庚展现家国情怀最为伟大之处是倾产兴学、教育救国。他认为,“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 以“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为信条,“立志一生,所获财利,概办教育,为社会服务。”他以家国大义兴办教育,创办学校即着眼于探索为国家培育进步的力量,提出:“对于国家,当尽国民之责任,凡分所应尽者,务必有以报国家。”各类学校因救国而生,为强国而建,深植爱国报国的基因。陈嘉庚办学过程中体现“诚信果毅”。他特别强调“诚毅”二字,并把“诚毅”作为所创办的集美学村各校的共同校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提炼的“诚毅”,背后既有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又有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的品格。他出于爱国爱乡之“赤诚”,矢志兴学,期尽“国民天职”。庞大的校费全赖“血汗输将,苦心支持”,为“维系校运于弗坠”,陈嘉庚竭殚心力、尽瘁终身,毅力非凡。在兴学育才方面,陈嘉庚兼容并蓄,善于育先机、开新局。他百余年前就创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最早在闽南打破“女禁”、开办女学,最早在福建开设侨办幼儿园。他借鉴中外文明成果,结合社会发展需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华侨华文教育等,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先进教育思想,许多精辟见解,仍不失其现实的指导意义。
陈嘉庚诚于“办学图强”的初心,毅于“教育兴国”的梦想,在今天得以实现。强国必先强教,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的支撑。我们要从陈嘉庚既根植中华民族重教尚学优良传统,又借鉴世界教育发展有益成果的思想和实践中汲取力量,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助AI赋能百业 逐科技强国之梦
/李强/
弘信电子创始人、董事长;厦门市工商联副主席,厦门慈善总会名誉会长
作为一名集美人,我从小在集美长大,就读于集美学校,深受嘉庚先生恩泽,毕业后始终牢记“诚毅”校训,脚踏实地、勤勉工作,坚持科技兴国信念,努力用实际行动致敬嘉庚先生。
嘉庚先生不仅有创新意识,更有创新胆识和创新能力。我于2003年成立弘信电子,从2005年建立行业首家企业技术中心,到2020年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再到牵头筹建国家柔性电子制造业创新中心;从引进吸收,到点滴改进、自主创新、打造设备研发的“弘信规格”;从消费电子到新能源再到AI算力,再到更广阔的细分市场布局,创新成为弘信电子发展的最大驱动力,也是弘信电子二十年来不断壮大的活力之源。近几年,国际科技竞争十分激烈,弘信电子知重负重,始终专注于自主研发和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投入数十亿元研发费用,目前累计拥有柔性电子方面的相关专利近千项。
赓续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弘信电子始终把公司战略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2023年正式形成柔性电子与AI算力双轮驱动格局,依托多年积累的高端智能制造能力和对人工智能行业的深刻理解,携手多家芯片龙头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打造东数西算专用算力系统,国产AI算力服务器及系统解决方案,投资建设智能算力中心,持续推动在厦门、宁波、上海、昆山、珠海、深圳等地区设立应用窗口,积极协助西部数据中心集群对接东部地区的“东推西训”“东数西渲”“东数西训”算力需求,形成“东部算力应用窗口,西部算力保障基地”协同体系,推动低成本算力双向流动。打通“东数西算”瓶颈,以西部算力节点“天罗地网”,点亮东部新生产力“燎原星火”,推动AI赋能百业。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将继续传承弘扬嘉庚精神,积极投身教育、公益、就业等民生事业,更将不断加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难题,为实现中国保持强劲国际竞争力作出更大贡献、实现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