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中华职教社用心用情用力推动“温暖工程”工作做实做好

 

    厦门市中华职教社始终坚持“为国分忧、为民效力”、“不厌其小、务求其实”的指导思想,始终发挥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作用,持续推动“温暖工程”工作做实办好,项目绩效和影响不断扩大。

一是树牢宗旨意识,帮扶成效显著。深刻领会温暖工程是中华职业教育社服务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树牢宗旨意识,不断提升温暖工程的社会效应。2017年以来,为厦门市嘉华职业学校、福建省华夏高级技工学校、福建省鸿源技术学校、厦门市商贸技术学校的困难学生同安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提供部分学习生活用品等,累计资助困难学生1000余人,资助金额30万元。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落细落实工作坚持把“温暖工程”工作纳入社机关年度工作计划,成立“温暖工程”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对社团体中职学校全面调查摸底,评选出符合资助条件的民办中职学校。明确资助学校资金使用范围、资助名额等,严格把关学生家庭贫困情况,督促做实做细资金发放工作。社领导带队到现场查看或由社机关工作人员按资助人员比例随机电话抽查资助学校落实市中华职教社温暖工程工作情况,真正把这“暖人心”的工作落地落实。

三是完善制度机制,科学规范流程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建立和完善“温暖工程”工作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每年组织对温暖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优化工作程序方法,在此基础上修订完善制度机制。2021年,结合巡查整改,出台了《温暖工程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助学对象、申请条件、资助标准、申请程序、监督管理等,切实推进“温暖工程”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温暖工程”各项工作、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四是创新工作方式,拓展“温暖工程”内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工作方式和帮扶形式。联系心理咨询专家,为同安区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开展心理辅导,帮助疏导教师长期累积的不良情绪,得到该校教职工的欢迎和广泛好评。鼓励各团体职业院校积极通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助学金或减免学费等方式,不断拓展温暖工程助学工作外延。此外,积极响应市委“爱心厦门”号召,落实“雨露育青苗”结对帮扶孤困儿童行动,主动上门走访慰问。